1起源编辑
在欧美和日本,人们习惯在结婚当天拍摄结婚照片。这个风俗与中国不太相同。在我国,受台湾婚纱行业的影响。年轻人习惯了在结婚前几个月就拍好
结婚照片,通过统一的流程制作出比较唯美的相册和放大照片,好在结婚时给亲友们观看,或挂在新房中。而结婚当天的留影反而不太被重视。特别是经济条件的提高,很多亲朋都有数码相机,请他们随意拍摄也是家常便饭,事后再挑选冲洗一些照片,可以想见,这样拍摄制作的照片大多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脸被挡住了,拍虚了,色彩不够好,场景很混乱等等,令人
遗憾。
婚礼跟拍种类:新人们对婚礼跟拍越来越重视,不在像以往只需要家人朋友帮忙拍摄。所以各大 工作室和婚庆也不断推新,根据不同情况的新人给出不同方案。有单机位的拍摄,这个比较普遍,明确的说就是一位跟拍摄影师。有的新人为了记录下整个结婚过程,都选择双机位的跟拍。也就是说婚礼当天两位跟拍摄影师先分别去新郎和
新娘家。各自拍摄结婚过程,然后再在酒店汇合,共同拍摄婚礼过程。
婚礼当天是一生中最美的一天,发自内心的幸福微笑,亲朋好友的祝福,频繁更换的“实景”,这个和
婚纱照是不一样的。婚纱照是显示美的一面,而婚礼拍摄不仅仅要表现美更要表现的是一种
幸福的感受,他的成功之处就是引起人的共鸣,浓缩美好的回忆。
一场成功、完美、动人的婚礼是由婚礼跟妆、花艺、主持、摄影、摄像等一系列优秀的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哪一方面有所缺失都会让新人的婚礼大为失色,这当中做为整个婚礼过程记录者的摄影和摄像的任务是要把这些所有专业人士的劳动成果,新人的情感流露记录下来。就像一句俗语说的“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新婚当天没有一个好的婚礼记录者,其它专业人士的努力和表现在新人的回忆里也难以留下
深刻的印象。
2简介编辑
婚礼跟拍其实涉及到婚礼摄影和婚礼摄像,摄影是指拍摄静态的照片,而摄像则指拍摄动态的视频。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追求时髦的婚礼上出现了录像,那时的录像用磁带记录,也用磁带播放,基本没有后期制作。随着电脑和非线编辑件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婚礼摄像开始了后期剪辑和制作。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一个名叫“汤池”的二十出头的大男孩,决心不走传统,用自己的特有方式拍摄婚礼。终于,他在2008年一部婚礼跟拍作品《七年》,彻底颠覆的传统婚礼摄像的理念,在网络上一夜爆红,许多人惊呼婚礼录像居然拍的和电影一样。于是乎,几乎所有的婚礼跟拍的摄像从业人员都开始模仿汤池,从而婚礼跟拍的摄像领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洗牌。婚礼跟拍的摄像师也渐渐成为了
婚礼跟拍的导演。
3拍摄要求
编辑婚礼摄影看似简单,实质需要摄影师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摄影师需要有相当熟练的摄影技能、户外摄影技巧、抓拍技巧、场面控制能力、场景的熟悉和相当的协调能力。普通的摄影师通常比较擅长静态的拍摄,如果不加训练,难以胜任婚礼动态摄影的需求。 十年后、二十年后,当彼此的容颜不再年轻、当青春的躁动和莽撞逐渐退去,翻看那张张不会退色的照片时,一张细小的场景瞬间就会钩起新人们无限的遐想和回忆,一切都在眼前,一切如此清晰,记忆里的东西不会褪色,记忆里的故事
更加美好!